“狸猫换太子”式广告投放骗术重出江湖,公众号运营者们要小心了。
昨天,公众号“太原网警巡查执法”发文《公安提醒:针对微信公众号主的最新骗局!》,称太原网警近期接到了不少微信公众号号主和编辑的举报。
据说,有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广告商,联系公众号投放App推广广告。具体内容是发布他们提供的推广海报,引导用户扫描海报二维码,下载银行App后连续签到领礼物。
听上去好像还挺靠谱,有公众号主测试广告内容,确实可以下载正规银行App并通过安全检测,从应用商店下载的银行官方App中,也确实有签到领礼物活动。
但是,文章按时发布后,广告商通过“动态二维码”功能修改二维码指向链接,原来正常的二维码竟成了不知名理财产品的入口。
据了解,不少公众号主和编辑已经被骗,而且是后台读者提醒后才知道这回事。
虽然案件是最新的,但这一骗术其实并不新鲜。
早在2019年,新榜就曾报道过类似的公众号广告骗局,广告主投放的都是链接广告,名义上是某资讯App或某游戏推广,但是只要公号发文后,该推广链接就会被改成诈骗理财广告,当年就有不少同行中招,其中不乏头部大号。
更坑爹的是,当时这种文字链接无法删除,更难消除影响。运营者们只能在次日发布道歉声明,自我辟谣,提醒粉丝千万别点击链接,更不要注册投资。
当时有新媒体人发文详细记录了自己上当受骗的过程,微信官方也出面处置了一批相关文章和账号,并提醒运营者切勿发布此类内容,一经发现,将有可能面临删文、能力封禁甚至封号的处罚。
这次的骗局又是怎么回事,我们采访到几位有过类似经历的新媒体同行。
明明是银行App推广,
怎么变成了理财产品广告?
我们联系到“太原网警巡查执法”的公众号新媒体负责人赵焱,他表示,近期已经有多个新媒体人向他反映接到了同样套路的广告。一开始,在初步测试之后,他也认为这个二维码是安全的。在进一步查证之后,才发现了背后的猫腻。
在今年遭遇类似经历的还有福建某地方公众号,据该账号新媒体总监墨涵介绍,今年3月,一位自称广发银行石家庄分行的工作人员与他们的金融代理公司取得联系,说希望在他们公众号发布一条广发银行App的推广,会提供推广海报。
墨涵表示,接到广告需求后,他们扫描了海报中的二维码,打开页面确实是广发银行的页面,但提示要从浏览器进行下载。他们也仔细比对了应用商店下载的广发银行App,发现银行界面App logo一致。
再加上对方提供了完备的营业执照、广发银行活动推广授权书,当晚,该账号在二条位置发布了相关内容。但万万没想到发出后几个小时,读者就打来投诉电话。
其实在接推广之前,墨涵和他的同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石家庄的银行要跑到福建做推广?而且扫了二维码之后,为什么是跳到浏览器下载App,而不是应用商店?
但对方提供了完备的资料,二维码也通过了他们的安全测试,看上去并没有明显的BUG
来自宁夏的新媒体人老黄也差点陷入这一骗局。
老黄告诉新榜,他在2018年就接触过金融理财类的广告投放,都是在线投资一类,但当时的这种广告商都很直接,发来的推广文案一看就是投资理财,所以他基本上没聊两句就拒绝了。
但今年5月,他接到一个自称“光大银行”的推广,对方证件上的银行、姓名、部门、职务都写得清清楚楚,用他的话说,就是“手续都是全套的,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验证真假”。
前期双方聊得还算顺利,但准备推送的时候,责编发现不对劲:下载app后,没有看到海报上声称的领取奖品入口。
老黄拿着这个问题质问对方,对方回复“还没宣传出去,礼物清单还没上架,怎么查询得到”。
老黄联系光大银行总行,但总行回复没有类似活动,不过这位“广告主”仍然坚持,“光我们这里就有七八十个营销部,每个部门收到的任务都是不同的,对方不知道很正常”。
不过最后“合作”还是终止了,老黄所在单位与光大银行取得联系,光大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老黄,已经报警,并发布相关声明。
“太原网警巡查执法”的新媒体负责人赵焱也遇到过类似的套路,他告诉我们,这个二维码实际上是一个动态二维码,设计者可以随时进行变更,所以公众号主在进行测试时,显示一切正常。而推送后再打开,这个二维码就变成了指向理财产品的链接入口。
新榜查看某二维码生成器网站发现,生成一个动态二维码只需要不到五分钟,设计者还可以任意更改二维码的样式、颜色、logo,并随时对二维码背后的URL(统一资源定位器,即网络地址)进行更改。
“骗子就是利用了公众号主发送之后大概率不会再去验证的心理行骗,一般人情况下很难发现。”赵焱说。
骗局花样多,接广告需提高警惕
推送发了能删,但推送此类广告,不仅涉嫌虚假宣传,还存在误导粉丝投资的风险。
尽管各大银行在今年年初就发布了相关的辟谣声明,但这类骗局并没有完全禁绝。
墨涵告诉新榜,仅最近一周,就有不下十个“银行”来谈合作,但都被她拒绝了。“我感觉除了中国银行,其他各个银行版本的下载App登录送福利推广合作我都收到了。”
目前,搜索“银行推广”等关键词,还有部分媒体公众号并未删除骗局海报,但扫描二维码后都显示“二维码已过期”或“已停止该二维码的访问”。
赵焱建议,接到这种推广的时候,一定要向广告主索取相应的资质和授权。
就最近接触到的银行营销广告而言,“甲方“推广App,让用户进行下载的这种行为,本身是挣不到钱的。
盈利模式都摸不清,自然就要对这种广告提起警惕。
墨涵也表示,对涉及金融App下载的推广要特别谨慎,尤其还有些广告商称,广告发了以后过一两个小时就能删了,这种就更奇怪了。该警觉的时候要警觉起来,严格按照广告法要求审核,如果遇到模棱两可的广告时,上网多搜索一下,很多“骗子”广告在网上经常会有曝光的。
直至今日,微信官方对于类似违规内容仍会以封禁处置。对新媒体人来说,还是需要加强鉴别,避免误伤。